在小岞风电场,检修员张少恒轻伤不下火线,拿着检测仪检查风机发电变频系统。 7月30日00:30,监测数据显示:新能源公司石城风电场最大瞬时风速达53.4m/s(机舱风速),9号台风“纳沙”正逐步逼近。在后海集控运行中心,值班人员通宵达旦,实时监控所辖风电场风机的运行状况,当出现风机故障报警时,运行人员马上采取相应措施,保障风机的安全运行。
今年9号台风“纳沙”于7月30日早上6点左右在福清登陆,新能源公司上下严阵以待。公司领导带班,运行、检修人员全员在岗,全力做好保安全抢发电工作。新能源公司莆田片区多个风电场风机受台风影响,出现了暴风停机状态(10分钟平均风速25m/s),聂长辉等值守人员逐一打开风机监控系统,查看叶片回收情况、控制系统等风机运行状态参数,对可能出现的故障及时排查反馈,能够通过后台启机的,立即着手启动。需现场登机处理的,将信息传递到维检中心检修班组。
30日早上8点多,笔者在现场碰到维检中心第一项目部经理高晓华。作为坚守一线的检修班组管理人员,他整个晚上都是抱着手机值班,虽然夜里风雨交加无法进行户外作业,但很多指令可以通过后台进行处置,才能确保风机的安全稳定运行。
上午11点多,风雨逐渐小了,但受台风影响,风电机组陆续出现了偏航无脉冲以及电源模块、断路器、液压缸损坏等故障,风机道路两侧的树木倒伏严重,影响车辆通行。
面对台风带来的破坏,新能源公司统一调度,备品备件、应急抢险物资准备充足,维检中心、集控中心、工程部联合成立了多个攻坚组,分赴现场检查场区道路,带上电锯、斧头等工具,逐一清理路障,修通风机的所有道路。抢修人员对故障风机登机检修,抓紧处理故障风机,更换电源模块、断路器等设备,尽快恢复运行。
在小岞风电场,检修员张少恒轻伤不下火线。他撸起左手袖子,露出擦满红药水的手臂,拿着检测仪,检查风机发电变频系统,处理Q7断路器打开引发的发电机转子侧停机故障。在新能源公司多个抢修现场,抢修人员来不及换下湿透的工作服,放弃了中休时间,午饭也是在机舱中简单对付,一直忙碌到30日晚上11点左右才回到宿舍休息。这一天,他们排除风机故障85处,登机人数达50人次。31日凌晨2点50分,10号台风“海棠”接着在福清市沿海登陆,31日一早,检修人员又整装出发,抗击“海棠”。
由于灾后抢修工作安排合理,广大员工忘我工作,到7月31日9点,大蚶山、石城、石井、草山、小岞等风电场均已恢复正常生产,“纳沙”“海棠”双台风造成的损失较小。7月28~30日,新能源公司抢发电量2200多万度。(林松摄影报道)